我從醫25年了,用三個關鍵詞來詮釋這個職業,第一個就是責任、第二個是壓力、第三個就是成就感。
作為醫生,首先我覺得最需要是責任心,因為病人既然來找你看病,他就把健康和生命托付給你了,醫生要有把病人的疾病診斷治療好的責任感。其次就是當醫生是面臨很多壓力的,既有來自臨床診治的壓力,也有來自家庭上社會上的壓力。為什么能夠走下去的另一重因素是這種職業成就感,把一個疾病診斷出來把病人治好。特別是我們“重癥”往往就是生死一線間,能夠把一個病人搶救成活是一種最大的成就感。
2月9日,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132名醫護人員組成的團隊整建制接手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重癥病房,當晚開診。
期間,除了醫生和護士的付出、不畏艱辛的面貌,給我印象最深的事來自一位病人,至今仍記憶猶新。當時有一位78歲的女性患者病情很重而且她的核酸檢測結果持續不能轉陰。有一次我給她做核酸檢測采集咽拭子的時候,她總是不把頭擺正。我把她的頭搬過來,她馬上又偏過去。我就說你為什么這樣,你要配合一點。然后這位病人說,“我怕傳染給你,所以我偏著頭盡量減少傳染風險?!睆倪@件事,我覺得我們的病人也是讓人尊敬的。
當醫生把病人治好是我們醫生的主要職業目標。通過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我認識到抗擊疫情不僅僅是醫生的治療行為,而是一場全國范圍的人民戰爭。其中,我覺得醫生就是一個戰士,就需要像真實戰場上的戰士那樣英勇無畏、不退縮。
其實每個行業都不容易,作為醫生我覺得更要堅守自己內心和職業的道德底線,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到問心無愧。當醫生一路艱辛,但是只要我們不忘初心,我們一定會更好。(劉揚、劉昱、王婧菲、粟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