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是一種很懵懂的向往,大學畢業后留校任教,然后繼續攻讀碩士、博士,成為了一名思政課老師。思政課是立德樹人的第一堂課,讓學生明白自我、他者、人生、社會、國家乃至于人類的發展規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任教中,我深深地愛上了這個崗位,我知道我教授的課程影響著學生的人生、能點亮他們心中的那一盞燈,會成為照亮他們人生中的光。
在這個過程中,我與學生教學相長,一道把所有的體會、感受乃至磨難轉化成成長的養料。同時不放棄對自己的要求,因為我知道“要給學生一碗水,你得有一桶水”,所以我保持著對周遭世界熱切的好奇心、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情感體驗能力。
這個時代是我任教師以來最高光的一個時刻,它是我們教師行業尤其是思政課教師遇到的一個最好的時代,我們肩上所扛責任和使命將職業神圣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上好思政課關鍵在老師。首先要有豐厚的理論修養,把理論的功底打扎實,才能把課講透徹,以理論的透徹性、學理性去吸引學生。同時老師要保持對外界信息的敏感度,否則很快就out了,跟不上學生腳步,也就沒辦法回應學生的需求。
第二是情懷,教育是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的過程,作為老師要有強烈的家國情懷、甘于為學生服務奉獻、把教書育人作為天職。如果對這一點認識不夠或者投入不夠,那么上課是浮于表象,而不能真正去打動學生。
第三作為思政課老師還要有敏銳的觀察力,能夠把握住“熱點”——學生在想什么、他們有什么樣的認知心理特征、有什么樣的問題關切。既要設身處地站在學生的角度去體驗去感受去理解,也要緊跟時代變化。這樣才能夠回應學生,跟他們打成一片,學生覺得老師能夠get到他們的點,“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我從教20多年了,我想對同行們說,有一分光就發一分熱,做照亮學生的那一束光,用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希望我們都能遇見更好的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帶著我們的學生一起開創更好的未來。
我想告訴學生們,你們這一代人實在是太幸運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而這個時代的中流砥柱、報國人才都在你們中間產生,所以你們的舞臺是無限廣闊的。(劉揚 劉昱)